润艺雕塑

园林董存瑞人物石雕

发布时间:2022-07-15 | 访问次数:722

董存瑞石雕 (5)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男, 汉族,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

人物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由于中国人物石雕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人物石雕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画,并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人物石雕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人物石雕是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

园林雕塑小品是属于园林中的小型艺术雕塑品,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浓远胜过其它景物。一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雕塑小品犹如点缀在大地中的一颗明珠,光彩照人,对美化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情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林雕塑小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组景作用,在园林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还可以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园林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使园林从各个角度看都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观赏作用,园林雕塑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造型、色彩、尺度再加上合理布局,本身就是园林一景。运用雕塑小品的装饰性能够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美感。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首页 导航 电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