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香炉文化源远流长,说起香炉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佛教,所以香炉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里可以摆放香炉工艺品,在佛庙有大香炉和鼎。香炉可以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常用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中国文人与香有着不解之缘,古时官宦人家,多讲求焚香,既增强生活情趣,又可作为一种门第身份的象征。所谓沉睡熏陆,宴客斗香,以显豪奢。香炉也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之物。大约魏晋以后,文人的生活中开始有了&;香&;这样一位雅士相伴。&;香&;的悠然、高雅赋予了文人生活的感悟,和心灵的寄托。因此古人常以此吟诗弄月,且文清细腻,留下了许多传之后世的佳作。&;日照香炉生紫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千古传流,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而到了宋代,人们远无唐代的豪情与狂放。政事与文事之外,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生活的雅趣。北宋著名诗人陈与义在《焚香》中写道:&;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香。&;无限心意怀情,寓寄一炷香中,香已经完全渗透内化到人的精神之中。
石雕香炉的养护方法主要有五点:1、一只新炉购回后要先进行精心的擦拭,擦拭时最好用比较细腻的棉布,把香炉内外的油渍、灰尘擦拭干净;2、选择好的香灰装入炉中,香灰可用松针、柏叶、荷叶等煅烧而成,也可选择传统香焚烧获得的香灰;3、用好香养护。新炉第一次使用要尽量多装一些好香,点燃后盖上炉盖,使炉温增高,香气慢慢浸入炉体并化于炉外,多养护几次后炉具就会有光泽灵气4、石雕香炉、香具要经常擦拭,保持洁净以增加美感,不失庄重。炉面上灰尘也会吸附香炉的灵气与光泽。所以无论哪种材质的香具,保持洁净是十分重要的;5、炉具的移动要轻拿轻放,以免碰撞损伤。炉具表面要防止酸性、碱性物质的损伤,不论哪种材质的炉具被酸碱性物质侵害后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景观石雕是固定陈列在各个不同环境之中的,它限定了人们的观赏条件。因此,一个景观石雕的观赏效果必须事先做预测分析,特别是对其体量的大小、尺度研究,以及必要的变形和错觉的校正。人们较好的观赏位置一般选择处在观察对像高度两倍至三倍以远的位置上比较适当,如果要求将对象看得细致些,那么人们前移的位置大致处在高度一倍距离。景观石雕的观赏的视觉要求主要通过水平视野与垂直视角关系变化还加以调整。景观石雕主要体现现在环境的空间美感,满足不同人对美的追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景观石雕大多数都是以装饰性质为题材造就的抽象或半抽象作品。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的工艺性,趣味性,使石雕成为场景中的一种点缀。如果景观石雕脱离了景观的功能性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石雕的思想性、性,从装饰功能中分离出来,这样会造成石雕的在景观中进入一个误区,在创作的过程中和环境的中的搭配就显得不是很和谐。